假設語氣基本上可分為五種:
- 純條件的假設語氣
- 與現在事實相反的假設語氣
- 與過去事實相反的假設語氣
- 與未來狀況相反的假設語氣
- 表示與真理相反的假設語氣
除了第五種比較特殊,其他四種都還滿常見的,有個很簡單的記憶法:
- 純條件→ if 子句用現在式
- 與現在相反→ if 子句用過去式
- 與過去相反→ if 子句用過去完成式
- 與未來相反→ if 子句用助動詞 should,主要子句用現在是或過去式助動詞
在上題中,if 子句表示的是「條件」,敘述的是一件有可能會發生的事,用現在簡單式:
? If you like, I can give you a ride home. 如果你願意,我可以載你回家。
記得這個用法可別和「與現在事實不符」以及「與過去事實不符」的假設句混淆了:
? If I were rich, I would live in a mansion. 如果我有錢,我就會去住豪宅。
→ 與現在事實不符
? If we had arrived earlier, we could have bought tickets. 如果我們早點到,我們就買得到票了。
→ 與過去事實不符
以上題目是表達與現在事實相反的情況,一般都用過去式動詞,但遇到 be 動詞的話比較特別,配上 I 的話不是用 was ,而是用 were。其中最常聽到例子就是 If Iwere you(如果我是你的話),大家都知道兩個人根本是不同的個體,所以這句話要表達的是一種永遠無法成真的假設語氣。不過在口語上,即便以文法來說不正確,但很多人都會用 was 而不說 were。
? If I were you, I’d accept her apology. 如果我是你,我會接受她的道歉。
對過去和現在的事實用動詞 wish 提出假設時,代表「事與願違」的希望,後面常接用 that 引導的名詞子句,子句的動詞變化必須「往前推一格」,看以下的句子就知道:
? I wish my wife were a better cook. 我希望我老婆的廚藝可以進步一點。
從這個例句中,說話者老婆的廚藝差強人意是「現在既存的事實」,所以子句的 be 動詞就往前推,用過去式,但切記在假設語氣中,要用 were 而不是用 was。
? Monica wishes she had been with her parents when the accident happened. 莫尼卡真希望意外發生時,她和父母在一起。
這個例子中,莫尼卡父母發生意外是已發生的事,所以子句時態是用「過去完成式」。
*文章源自<EZ 惱人啊!講N遍你還錯的英文文法>
你可能有興趣
嚴選課程試看影片
所有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