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國遊業產業正夯_台灣人機會多
韓國遊戲產業在近十年來不僅蓬勃發展,其成長迅速是亞洲首屈一指,是韓國目前少數平均穩定增長的產業。
根據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所公布的「2021 韓國遊戲白皮書」中指出,韓國遊戲市場規模在2020年時達18.9萬億韓元,相較前一年大幅成長21.3%,產業前景預估2023年遊戲市場將有望達到23.46億韓元,且產品大幅輸出到中國、台灣、日本等各國,足見遊戲產業不受疫情影響,熱度持續發酵中。
在遊戲輸出國際同時,無論是韓國境內或他國,都得有熟悉該國的人力來協助接軌落地,故產業對外國人才需求日益增長,而凱倫正是擔任台韓遊戲對接的重要一角。
凱倫在韓國工作邁入第三年,其兩份正職工作都與遊戲產業相關,目前她在韓國知名遊戲公司中負責遊戲社群之營運,包括將總部發布的遊戲資訊翻譯成中文、針對社群數據規劃發文內容、與設計師溝通圖片素材等,都是每日工作項目。
凱倫認為自己進入遊戲產業是因緣際會,當時她處於研究所最後一學期,遇到疫情爆發,整日待在家有些無趣,後來朋友工作的遊戲公司正好需要台灣人力支援,她便應邀到遊戲公司打工,負責經營台灣社群及行銷事務,隨後受到副社長的肯定,畢業後轉為正式職員,成為韓國上班族。
注意!獵頭出沒!履歷精準_工作邀約自動出現
在工作一年多後,凱倫興起轉換跑道念頭,在她更新韓國人力銀行上的履歷後,意外地收到韓國獵頭的工作面試邀請,這是在台灣未曾有過的經驗。
她分享台韓求職觀察,認為台灣企業聘請獵頭多為高階主管人才所需,而韓國企業端即便只是一般常見職缺需求,還是有一定機率委託獵頭提供名單,透過獵頭找到相對應人才的情況相當普遍。
在獵頭協助下,凱倫與新公司經歷三次面談後順利入職。透過此次經驗,凱倫直言履歷撰寫技巧極為重要,例如獵頭建議她應把最吸睛的「技能及重要經驗」放在履歷第一頁,直接讓面試官明白「我具備哪些能力與經驗,符合該公司需求」; 第二頁可放過去執行專案的成果,並用數字或具體案例佐證,最後一頁再放學歷與對該工作的期待。
這樣的方式比起人力銀行提供的制式模板,可以更明確精準吸引面試官注意,直接突顯專業能力,為自己創造更多工作機會,若海外人士想在韓國求職,不妨好好把握這樣管道。
喜歡玩遊戲只是基本門檻?遊戲公司的選人標準
對於遊戲公司大部分人都認為「遊戲公司的工作應該就是瘋狂打電動吧!」聽到這樣的猜測,凱倫大方表示:「面試時我曾被主考官問過,目前的等級、職業、玩起來的感覺等;入職後長官也會詢問目前遊戲進度。我負責的工作不需要整天打電動,但還滿喜歡現在負責的這款遊戲,所以下班後也會跟男朋友一起玩遊戲練等。」
「喜歡玩遊戲」絕對是遊戲公司選人的特質之一,而在專業能力部分,遊戲公司極為重視員工過去工作的相關性,觀察目前在韓國遊戲公司的台灣員工,大部分工作內容還是以在地化居多。凱倫認為遊戲公司會考慮語言能力、社群經營及企劃能力,比如規劃線上活動吸引玩家參與、社群貼文撰寫都是這些能力的展現,若想以遊戲公司為入職目標,這幾項都是必要的專業技能。
大開眼界!入職教育訓練包括「這」
即便是自學韓文拿到獎學金到韓國留學,凱倫客觀地認為無論是職場或生活中,使用韓文溝通還是有許多眉角要注意,甚至在公司新人教育訓練時,社內特別講解「說話禮儀」,像是遇到工作延遲的狀況,要說:「我方便得知目前這個工作進行到哪個程度了嗎?」以及在社內人與人的稱呼上,都是使用敬語來對話,避免用半語讓對方感到被輕視。
除了韓文口語溝通外,凱倫自認韓文書信是職場遇到最大的障礙,畢竟說話跟寫信的表達方式完全不同,她剛開始都是拜託同事幫忙確認,謹慎再謹慎,深怕錯用詞句跟語法會鬧出誤會;在多看多練習摸索了半年到一年時間,才逐漸跨越障礙。
遊戲產業雖非新興產業,但絕對是韓國極有前景工作之一,且在外國人力需求上相對地高,其中又以遊戲中行銷及社群營運的職缺最是普遍。最後凱倫提醒大家,即便已經在產業中工作,還是得隨時關注公司經營動向,定期更新人力銀行的履歷,做好準備迎接每個機會。
*照片與文章來源《EZ Kroea韓國職場:MOOKorea慕韓國 第2期 직장생활》
你可能有興趣
嚴選課程試看影片
所有留言